教育的文化范式及其选择

被引:35
作者
孙杰远 [1 ,2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文化范式; 教育目的; 教育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框架下进行。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文化的受体,而应主动地对文化做出选择。教育存在的真正价值表现在:作为客体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作为主体的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现这一价值的关键在于教育的理念与过程能否恰当地选择和渗透符合其内在需求的文化范式。教育文化范式选择是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协调的纽带、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教育的文化范式选择应依据教育目的、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以及社会的时代属性确定。当代教育应有的文化范式是自然与人文共生范式、一体与多元和合范式、原生与次生融通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文化与社会结构——文化概念解读之二(上) [J].
萧俊明 .
国外社会科学, 1999, (04) :20-24
[2]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J].
叶澜 .
教育研究, 1997, (09) :3-8
[3]  
阅读大师.[M].金歌; 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  
人论.[M].(德)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著;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3,
[5]  
外国社会学史.[M].贾春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6]  
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英)拉卡托斯(Lahatos;I.);马斯格雷夫(Musgrave;A.)编;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1987,
[7]  
杜威教育论著选.[M].[美]杜威(Dewey;J·) 著;赵祥麟;王承绪 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8]  
必要的张力.[M].[美]托马斯·S·库恩 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9]  
科学革命的结构.[M].[美]库恩(T·S·Kuhn) 著;李宝恒;纪树立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0]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张焕庭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