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医疗体制改革前后的医疗融资比较

被引:1
作者
王诺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医疗融资; 医疗体制改革; 公费医疗;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医疗融资是整个医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筹集资金、化解风险以及支付费用的功能,其中社会医疗保险是医疗融资的主要渠道。文章从医疗融资方法、融资决策权分配、支付手段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比较了改革前后,我国城镇医疗融资体制的发展变化。改革前,政府最终预算融资与全民就业政策,能够保证以就业为基础的"劳保-公费医疗"保险在城镇地区实现全覆盖;改革后,财政分权制、分税制及国有企业改革改变了经济基础,使得同样以就业人口为目标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无法实现全覆盖。扩大现有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化解与转移能力,努力推行全体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加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是未来医疗融资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 [J].
王绍光 ;
何焕荣 ;
乐园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101-120+207
[2]   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章奇 .
管理世界, 2004, (08) :81-8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