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再造:中国慈善发展转型的历史与现实

被引:13
作者
周秋光 [1 ]
林延光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
[2]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中国慈善; 传承; 再造; 发展; 转型; 历史; 现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慈善的发展转型,从古至今,是一个传承与再造的过程。中国传统慈善深深扎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其发展的历史格局是政府慈善、宗族慈善、宗教慈善和社会慈善交相运行。传统慈善救助是以政府为主体承担,民间慈善只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传统慈善救助方式以养济为主。传统慈善发展到近代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开始向近代慈善转型,其最突出的标志是慈善的民间性。近代慈善发展到现当代,本应进行第二次转型,但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其转型被延缓下来。直到改革开放后,经过从1981年到1994年十四年的中华慈善的全面复兴,此后又经过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以2008年出现的"全民慈善"为标志,才开始中国慈善史上由近代向当代的第二次转型。第二次转型是对政府和慈善组织的考验。政府应当从慈善官办的位置上退出,民办官助才是中国慈善发展的合理定位。慈善组织机构的发展运营,其科学合理的路径选择,应当是走民营化(非政府化)、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和普及化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民国时期的慈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教训 [J].
曾桂林 .
史学月刊, 2013, (03) :16-19
[2]   关于近代中国慈善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周秋光 .
史学月刊, 2009, (09) :10-13
[3]   民政部发布《200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 [J].
钟利平 .
中国民政, 2009, (04) :59-59
[4]   政府在培育社会慈善理念方面的作用与责任研究 [J].
周秋光 ;
孙中民 .
道德与文明, 2008, (01) :89-93
[5]   试论中国慈善文化形态及其变迁 [J].
靳环宇 .
船山学刊, 2005, (01) :152-155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3,
[7]  
中国公益发展报告.[M].朱健刚;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M].杨团;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  
近代中国慈善论稿.[M].周秋光; 著.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