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长波和超长波不稳定发展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陈秋士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超长波; 东移; 气旋性涡度; 正涡度; 斜压流场; 地形影响; 温度槽; 温度脊; 地形; 地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图3.2.1—3.2.5表示了地形对长波和超长波移动和发展影响的一般规律。如以地形脊对东移西风冷槽的影响为例,当地形相当涡度和扰动涡度的振辐比am/a20较小时,在它越过地形脊时,首先流场槽减弱而温度槽加强,减弱的流场槽以较快的速度移动,而温度槽则相对减慢,越过地形脊后,流场槽又重新增强。 我们根据地形的影响,初步讨论了一锢囚气旋在向风坡填塞,在背风坡又重新产生的物理过程。超长波的斜压不稳定的不能发展,是由于温度场东进和流场西退造成的。根据地形脊对超长波脊移动的影响,可以推测,在两个地形超长波脊之间的地区,最有利于超长波脊的不稳定发展。阻塞脊出现频数的地理分布的观测结果和理论推测有很好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纬度地形影响大尺度运动简化方程及其物理过程的初步分析 [J].
陈秋士 .
气象学报, 1979, (04) :88-102
[2]   地球自转参数随纬度变化影响超长波不稳定性的物理过程 [J].
陈秋士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 (02) :20-34
[3]   大地形和热源的动力控制与超长波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朱抱真 .
气象学报, 1964, (03) :285-298
[4]  
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M]. -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