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源区的前兆地震活动平静

被引:1
作者
傅征祥
王晓青
粟生平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关键词
前兆现象; 震前; 震源区; 地震活动; 唐山大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完整性最小震级ML=1.7的地震目录(1970年—1976年)作为基础资料,研究对比了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前震源区(余震区)及其周围的四个研究分区中,地震活动速率的时间过程。研究表明:(1)在余震区西半部的分区中,主震前出现了持续时间为38个月的异常地震活动平静,异常在置信水平大于0.99上通过β统计显著性检验。(2)在余震区外围的两个研究分区中,分别记录到16和34个月的活动速率减小的变化,但是,它们仅在置信水平为0.80和0.85上通过β统计显著性检验。考虑到唐山主震、两次最强的余震、与它们相关的地震断层和85%的四级以上的余震都出现在余震区的西半部,作者认为余震区西半部在主震前的地震活动平静是中期前兆现象。前兆地震活动平静区的面积与整个余震区面积之比值为0.7。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华北地区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J].
焦远碧 ;
吴开统 ;
杨满栋 .
地震, 1986, (01) :26-32
[2]  
地震预报的地震学方法[M]. 地震出版社 , 陆远忠等 编著, 1985
[3]  
Precursory seismic quiescence[J] . Max Wyss,R. E. Habermann.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88 (2)
[4]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investigating quiescence and other temporal seismicity patterns[J] . Mark V. Matthews,Paul A. Reasenberg.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88 (2)
[5]  
Precursory seismic quiescence: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hypothesis[J] . Paul A. Reasenberg,Mark V. Matthews.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88 (2)
[6]  
Seismicity gap near Oaxaca, southern Mexico as a probable precursor to a large earthquake[J] . Masakazu Ohtake,Tosimatu Matumoto,Gary V. Latham.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