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红壤坡地玉米生态拦截技术对产量和径流氮磷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李恩尧 [1 ]
邱亚群 [1 ]
彭佩钦 [1 ]
侯红波 [1 ]
李裕元 [2 ]
任可爱 [3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3] 湖南省湘阴县农业局
关键词
红壤坡地; 玉米; 生态拦截技术; 氮磷流失; 洞庭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坡地氮磷流失是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此研究以湖南省湘阴县红壤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生态拦截技术对玉米产量、化肥利用率和氮磷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拦截技术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径流量减少了5.7%~17.1%,而泥沙流失量减少了40.1%~45.6%。拦截氮磷效果显著,径流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26.5%~44.9%和29.3%~33.1%。生态拦截处理对玉米产量均表现出增产,比顺坡玉米提高了4%~8.1%;并一定程度提高NP化肥肥效和肥料利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J].
何建林 ;
何丙辉 ;
马云 ;
吴咏 ;
向明辉 ;
王小川 ;
赵斌 ;
陶俊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6) :65-70
[2]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不同植被覆被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邱莉萍 ;
张兴昌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3) :64-68
[3]   紫色土小流域土壤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韩建刚 ;
李占斌 ;
钱程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2) :423-427
[4]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 [J].
林文周 ;
娄金生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 26 (02) :52-54
[5]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对策思考 [J].
尹丽辉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 26 (01) :64-68
[6]   滨岸缓冲带植物群落优化配置试验研究 [J].
吴健 ;
王敏 ;
吴建强 ;
杨泽生 ;
唐浩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04) :42-45+52
[7]   坡耕地增施有机肥是减少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 [J].
张治国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 (03) :9-10
[8]   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J].
肖顺勇 ;
唐建初 ;
黄新 ;
陈欣欣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 (03) :72-75
[9]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调控效应 [J].
苏衍涛 ;
王凯荣 ;
刘迎新 ;
谢小立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670-676
[10]   坡地土壤养分迁移与流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王全九 ;
王力 ;
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109-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