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杨镇一中人工湿地设计及污水处理效果

被引:7
作者
李静
姜冰冰
王飞宇
谭月臣
洪剑明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地埋式预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 景观湿地; 污水处理效应;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2.01.011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北京市农村地区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状况,在北京市杨镇一中,建立了经济且简便易行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由地埋式一体化预处理、多级复合式人工湿地系统、景观湿地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单元实验,对人工湿地的填料结构、植物选择、布水设计、水位调节、湿地防堵系统设计、预处理系统设计进行了创新,研究了1d、2d和3d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水中有机物处理效应的影响,并开展了人工湿地基质堵塞实验、冬季保温措施研究以及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比较而言,1d和3d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利于有机物的去除,2d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人工湿地0~10m的水平距离内,0~5cm、30~35cm、60~65cm深度的基质的堵塞差异显著(n=10,p<0.05),从水平上看,在0m、2m、4m处基质的堵塞最为明显,因此,在更换人工湿地基质时,只需更换0~4m内的基质;棚膜+蒲席覆盖系统去除污水中总氮的效果要优于结冰盖系统,更适宜于北方使用;预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系统、景观湿地系统三部分共同处理污水,优势互补,能使处理后的出水符合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标准一级B限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 [J].
张清 .
湿地科学, 2011, 9 (04) :373-379
[2]   厌氧池-两级复合型潜流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J].
杨文婷 ;
王德建 ;
纪荣平 .
环境科技, 2010, 23 (03) :1-4
[3]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J].
刘建 ;
张晨君 .
环境科技, 2010, 23 (03) :30-33
[4]   水平潜流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示范工程研究 [J].
李涛 ;
周律 ;
武红功 ;
陈志文 ;
韩哲 ;
姜萍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1) :88-91
[5]  
景观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构建及植物脱氮效应研究[J]. 陈明利,吴晓芙,陈永华,蒋丽娟,纪智慧,马群.环境科学. 2010(03)
[6]   基质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J].
万佳静 ;
王湛 ;
李军 ;
赵光辉 ;
魏岩 ;
张佳 .
环境保护科学, 2009, 35 (03) :16-19
[7]   小叶章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磷的净化模拟研究 [J].
卢伟伟 ;
姜明 .
湿地科学, 2009, (01) :5-10
[8]   潜流型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特性试验研究 [J].
鄢璐 ;
王世和 ;
黄娟 ;
刘洋 ;
王峰 .
环境科学, 2008, (03) :627-631
[9]   北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工程 [J].
陈晓东 ;
常文越 ;
王磊 ;
张帆 .
环境保护科学, 2007, (02) :25-28+61
[10]   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基质、植物及其配置 [J].
徐德福 ;
李映雪 .
湿地科学, 2007, (01) :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