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滑坡的分布特点及最大震中距分析

被引:12
作者
乔建平 [1 ,2 ]
蒲晓虹 [3 ]
王萌 [1 ,2 ]
杨宗佶 [1 ,2 ]
石莉莉 [1 ,2 ]
田宏岭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与山地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地震; 滑坡; 分布; 震中距;
D O I
10.13577/j.jnd.2009.0502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规模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这些震害地区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形成多处堰塞湖,毁坏民房和道路,使之成为严重的次生滑坡灾害危险区域。以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大邑县地震区为研究区,分析了滑坡分布与震区地质地貌条件和宏观烈度的统计关系。在确定宏观震中位置的基础上,采用最大地震滑坡震中距方法研究了不同规模滑坡的分布特点,并得到了线性分布的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对汶川地震宏观震中和极震区的认识 [J].
李志强 ;
袁一凡 ;
李晓丽 ;
何萍 .
地震地质, 2008, (03) :768-777
[2]   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 [J].
李忠生 .
灾害学, 2003, (04) :65-71
[3]   地震滑坡研究 [J].
李树德 ;
任秀生 ;
岳升阳 ;
徐海鹏 .
水土保持研究, 2001, (02) :24-25
[4]   我国历史地震时滑坡崩塌的发育及分布特征 [J].
孙崇绍 ;
蔡红卫 .
自然灾害学报, 1997, (01) :27-32
[5]   古浪地震滑坡的分布规律和构造意义 [J].
邹谨敞,邵顺妹,蒋荣发 .
中国地震, 1994, (02) :168-174
[6]   川滇地震滑坡分布规律探讨 [J].
乔建平 ;
蒲晓虹 .
地震研究, 1992, (04) :411-417
[7]   川西南滇北接壤带地震滑坡概述 [J].
乔建平 ;
蒲晓虹 .
山地研究, 1987, (03) :181-186
[8]  
西南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M]. 科学出版社 , 罗德富,吴积善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