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的演化过程及其内在机理——基于近年来典型网络抗争性行动为例的经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倪明胜 [1 ]
钱彩平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
[3] 不详
[4] 南开大学图书馆
[5] 不详
关键词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 博弈演化; 政治机会结构; 共意动员; 框架建构;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7.03.003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在各方行动者、媒介互动和利益博弈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舆情扩散逻辑。全面把握和洞悉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的博弈演化过程,关键要遵循抗争行动本身的内在规律,探究和挖掘舆情扩散的关联因素和变量条件。契合近年来典型性网络抗争性行动案例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综合视角,遵循"诱发、扩展、深入、消弭"的舆情演化生命周期,从抗争政治机会结构生成与诱发性导火索、情感抗争共意动员与非利益关联者加盟、议题框架建构深化与多方力量互动博弈、多方积极关注应对与舆情热度转移等维度,全面系统解析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生成的演化机理与制约性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助推因素与引导策略分析 [J].
魏淑艳 ;
唐荣呈 .
理论月刊, 2014, (10) :116-121
[2]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 [J].
陈颀 ;
吴毅 .
社会, 2014, 34 (01) :75-103
[3]   互联网博弈的中国议题 [J].
李永刚 .
文化纵横, 2013, (06) :45-51
[4]   中国网络公共事件的演变逻辑——基于过程分析的视角 [J].
熊光清 .
社会科学, 2013, (04) :4-15
[5]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 [J].
童志锋 .
理论月刊, 2013, (03) :161-165
[7]   媒介动员、钉子户与抗争政治 宜黄事件再分析 [J].
吕德文 .
社会, 2012, 32 (03) :129-170
[8]   互联网舆论的演变逻辑与作用机制——对几起网络公共事件的解读 [J].
姚迈新 .
行政与法, 2010, (06) :52-56
[9]   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 [J].
陈潭 ;
黄金 .
政治学研究, 2009, (06) :54-61
[10]   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 [J].
温淑春 .
理论与现代化, 2009, (05) :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