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对沿岸缓冲带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以近代黄河三角洲段为例

被引:5
作者
郭笃发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山东济南
关键词
土地覆被;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黄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72 [地籍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86年、1996年和2001年土地覆被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研究了黄河缓冲带的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分析了黄河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各缓冲区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者之间可用抛物线模型模拟。(2)在时间上,从1986年到1996年,除了在0.5km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增加外,其他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减少;从1996年到2001年和从1986年到2001年,各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增加,黄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范围超过6km。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边界的划分方法 [J].
赵云章 ;
邵景力 ;
闫震鹏 ;
焦红军 ;
崔亚莉 ;
贺国平 .
地球学报, 2004, (01) :99-102
[2]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
[3]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J].
李静 ;
赵庚星 ;
范瑞彬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17-122
[4]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特征与演替规律 [J].
郗金标 ;
宋玉民 ;
邢尚军 ;
马丙尧 ;
张建锋 ;
常丽华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6) :111-114
[5]   青藏公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为例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郑 度 ;
李双成 ;
阎建忠 .
地理学报, 2002, (03) :253-266
[6]   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 [J].
张金屯 ;
邱扬 ;
郑凤英 .
山地学报, 2000, (04) :346-352
[7]   榆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与演化研究 [J].
张明 .
地理研究, 2000, (01) :30-36
[8]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保护 [J].
穆从如 ;
杨林生 ;
王景华 ;
胡远满 ;
林恒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124-127
[9]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焦玉木 ;
王民 .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06) :45-46+48
[10]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环境的恶性影响 [J].
叶青超 .
地理学报, 1998, (05) :3-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