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微结构各向异性评估的谱系聚类方法

被引:6
作者
李顺群 [1 ,2 ,3 ]
郑刚 [1 ]
崔春义 [4 ]
刘双菊 [2 ,3 ]
机构
[1]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3] 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
[4] 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微结构; 几何各向异性; 谱系聚类; 类间距离; 类内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3 [土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由谱系聚类原理,给出了基于各种欧氏距离,即最长距离、最短距离、类平均距离和重心距离的微结构参数间的距离递推公式和微结构参数聚类过程,建立了黏土微结构几何属性的聚类方法。为了评估微结构参数几何各向异性的显著性,给出了各向异性系数的定义。对取自成层地基的某一样品进行了研究,其水平截面、竖直截面和45o截面上的SEM照片二值化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类平均距离法和重心距离法计算得到的各向异性系数非常接近,因此能很好反映自然固结成层地基的几何各向异性。另外,谱系聚类方法的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这进一步说明,成层地基的几何各向异性是显著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黏土微结构参数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J].
李顺群 ;
郑刚 ;
赵瑞斌 ;
王沛 .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 (07) :1120-1126
[2]   考虑原生各向异性土的统一硬化模型 [J].
姚仰平 ;
孔玉侠 ;
宋美娜 .
工业建筑, 2008, (08) :6-9+24
[3]   各向异性和非均质地基土上浅基础的极限承载力 [J].
徐干成 ;
李成学 ;
刘平 .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02) :164-168
[4]   软土应力各向异性及其对深基坑工程的影响 [J].
黄茂松 ;
廖俊展 ;
魏星 ;
王卫东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 (04) :502-505
[5]   岩土材料固有各向异性的模拟 [J].
余天堂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0) :1604-1607
[6]   横观各向同性土对剪切带形成的影响 [J].
张启辉 ;
赵锡宏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526-530
[7]   固有和诱发各向异性对击实粘性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 [J].
王洪瑾,张国平,周克骥 .
岩土工程学报, 1996, (03) :1-10
[8]   Base stability of deep excavation in anisotropic soft clay [J].
Su, SF ;
Liao, HJ ;
Lin, YH .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998, 124 (09) :809-819
[9]  
Constitutive Behavior of Stress‐Induced Anisotropic Cohesive Soil[J] . Jeff S. Budiman,Stein Sture,Hon&hyphen,Yim Ko.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199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