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同工酶分析技术鉴定猴头菌种
被引:14
作者
:
王孝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王孝敏
吴英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吴英杰
张爱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张爱莲
机构
:
[1]
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2]
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大连市
[3]
大连市
来源
:
食用菌
|
1992年
/ 05期
关键词
:
同工酶谱;
SOD;
菌种;
猴头菌;
猴头蘑;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自从1959年Markert等提出了同工酶概念后,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酶带的变化可作为鉴定物种,研究分类、进化、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指标。它弥补了以形态结构为基础的经典植物分类法的不足。特别是当形态分类遇到困难时,高分辨率的同工酶技术成为生化分类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从各地收集的多个菌株中,有两个菌株在形态上与其它猴头菌有一定差别,为了得到令人信服的证据,我们用同工酶技术对这两个菌株和其它三个猴头菌的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SOD同工酶谱带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