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枯梢病潜伏侵染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刘艳
叶建仁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3] 山东曲阜师范学院生物系讲师
[4] 南京
关键词
松枯梢病菌; 潜伏侵染; 火炬松; 湿地松; 短叶松; 马尾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1 [病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研究表明在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马尾松健康梢上整年都能分离到松枯梢病菌 ,其中在火炬松上的得菌率为 15 %~ 37 7% ,且大多数月份高于 2 0 % ;湿地松上的得菌率稍低于火炬松 ,为 7 5 %~ 2 9 1% ;短叶松梢上的得菌率是 13 8%~ 5 7 1% ,月份之间的差异较大 ;马尾松得菌率最低 ,为 9 7%~ 2 2 4 % ,多数分离得菌率低于 2 0 %。健康梢的不同部位得菌率有一定差异 ,枝和新梢较高 ,芽稍低 ,叶最低。在 1年中 ,健康梢上得菌率有 3个高峰期 ,即 4~ 5月、7~ 8月和 10~ 11月 ,是潜伏侵染的的主要时期。将健康芽和梢进行诱发培养 ,10d后组织块上及周围产生松枯梢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得菌情况与常规分离相似。在当年孢子散发之前 ,对健康梢套袋隔离试验 ,发现套袋梢仍会发病 ,说明在发病的春梢中 ,有一部分是由于潜伏侵染的松枯梢病菌造成的。从而证明松枯梢病菌在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马尾松上普遍存在潜伏侵染。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松枯梢病的研究 [J].
魏初奖 ;
刘利玲 ;
林际朗 ;
林世龙 ;
林祥江 ;
郭祥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7, (01) :25-29
[2]   松梢枯病的发生规律 [J].
沈伯葵 ;
褚祥如 ;
张明海 ;
薛梦澜 ;
姚长林 .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02) :157-161
[3]   松梢枯病及其病原的研究(一) [J].
沈伯葵 ;
葛明宏 ;
张明海 ;
薛梦澜 ;
姚长林 .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06) :659-664
[4]   杉木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潜伏侵染的研究 [J].
邓德胜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1) :29-34
[5]   国槐溃疡病潜伏浸染的研究 [J].
沈伯葵 ;
赵桂华 ;
王国良 ;
袁遂芳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2) :53-60
[6]  
植病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