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部分大豆品种分子ID的构建

被引:63
作者
高运来 [1 ]
朱荣胜 [2 ]
刘春燕 [1 ,3 ]
李文福 [1 ]
蒋洪蔚 [1 ]
李灿东 [1 ]
姚丙晨 [1 ]
胡国华 [3 ,4 ]
陈庆山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
[3] 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4]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大豆; SSR; 分子身份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黑龙江13个育种单位6个积温带的83份大豆品种为材料,选择分布在大豆基因组19个连锁群的43对SSR引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57个,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变化范围为2~7个,平均为3.65个。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的谱带统计结果根据等位变异的片段大小数字化,用自行编制的ID Analysis 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仅需9对引物(Satt100、Sat218、Satt514、Satt551、Satt380、Satt193、Satt191、Satt442、Sat084)可将83份参试大豆品种完全区分开。构建了一套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分子ID。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1923—2005年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 [J].
熊冬金 ;
赵团结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8, (02) :175-183
[2]   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茶树品种资源中的应用 [J].
刘本英 ;
成浩 .
茶叶, 2007, (04) :198-202
[3]   建立小麦品种DNA指纹的方法研究 [J].
王立新 ;
李云伏 ;
常利芳 ;
黄岚 ;
李宏博 ;
葛玲玲 ;
刘丽华 ;
姚骥 ;
赵昌平 .
作物学报, 2007, (10) :1738-1740
[4]   89份油菜区试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分析 [J].
陈碧云 ;
张冬晓 ;
伍晓明 ;
刘凤兰 ;
陆光远 ;
高桂珍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2) :115-120
[5]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J].
陈庆山 ;
张忠臣 ;
刘春燕 ;
辛大伟 ;
单大鹏 ;
邱红梅 ;
单彩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1) :41-47
[6]   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J].
雷天刚 ;
张学昆 ;
陆合 ;
李加纳 ;
徐新福 ;
范其新 ;
谌利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61-364
[7]   利用SSR标记揭示我国夏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质遗传多样性 [J].
谢华 ;
关荣霞 ;
常汝镇 ;
邱丽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05) :434-442
[8]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鉴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J].
辛景树 ;
郭景伦 ;
张软斌 .
种子, 2005, (01) :58-60
[9]   长江春大豆核心种质构建及分析 [J].
王丽侠 ;
李英慧 ;
李伟 ;
朱莉 ;
关媛 ;
宁学成 ;
关荣霞 ;
刘章雄 ;
常汝镇 ;
邱丽娟 .
生物多样性, 2004, (06) :578-585
[10]   利用DNA指纹图谱进行农作物品种鉴定的研究进展 [J].
佘花娣 ;
陈景堂 ;
黄亚群 ;
祝丽英 ;
池书敏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S1) :2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