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组合结构失稳滑动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36
作者
姜耀东 [1 ,2 ]
王涛 [1 ,3 ]
宋义敏 [4 ]
王欣 [2 ]
张伟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煤岩; 结构失稳; 声发射; 冲击地压; 数字散斑;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2.013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机理,依据双面剪切实验模型设计了砂岩-煤组合试样在不同轴向荷载下的滑动摩擦实验,运用数字相机和声发射记录仪搭建了声光监测系统,克服以往煤岩摩擦实验不易进行位移观测的难题。实验研究了煤岩组合样本失稳滑动的产生条件、特定条件下的滑动类型、位移演化规律以及滑动过程所伴随的声发射特征。实验发现:组合结构的滑动形式与轴向荷载具有相关性,轴向荷载越大,越易于出现失稳滑动;失稳滑动前无明显的位移征兆,失稳滑动后,滑动位移快速增长;产生滑动时的剪切应力峰值与轴向荷载呈正相关性,而失稳滑动产生的位移量与轴向荷载无相关性,本次实验一次失稳滑动产生的最大滑动位移为35.5μm,最小为5.6μm;试件滑动前有较为密集的声发射事件出现,稳定滑动后,声发射数降低。实验模拟了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的发生过程,并对于认识断层活化,以及煤体克服顶底板夹持作用突然滑出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断层黏滑动态变形过程的实验研究 [J].
宋义敏 ;
马少鹏 ;
杨小彬 ;
郭文婧 ;
施惠基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1) :171-179
[2]   煤体粘滑冲击的发生条件及动力学分析 [J].
闫永敢 ;
冯国瑞 ;
翟英达 ;
康立勋 .
煤炭学报, 2010, 35(S1) (S1) :19-21
[3]   断层三维扩展过程的实验研究 [J].
刘力强 ;
刘培洵 ;
黄凯珠 ;
马少鹏 ;
郭彦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7) :833-841
[4]   断层失稳错动热场前兆模式:雁列断层的实验研究 [J].
马瑾 ;
刘力强 ;
刘培洵 ;
马胜利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4) :1141-1149
[5]   用滑块模型对冲击地压的研究(I) [J].
代高飞 ;
尹光志 ;
皮文丽 ;
李东伟 .
岩土力学, 2004, (08) :1263-1266+1282
[6]  
均匀和非均匀断层滑动失稳成核过程的实验研究[J]. 马胜利,刘力强,马瑾,王凯英,扈小燕,刘天昌,吴秀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7]   煤与瓦斯突出粘滑机理研究 [J].
郭德勇 ;
韩德馨 .
煤炭学报, 2003, (06) :598-602
[8]   矿震发生的粘滑失稳机理及其数值模拟 [J].
梁冰 ;
章梦涛 .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5) :521-524
[9]   冲击地压粘滑失稳机理的实验研究 [J].
齐庆新 ;
史元伟 ;
刘天泉 .
煤炭学报, 1997, (02) :34-38
[10]   地学领域的摩擦实验研究 [J].
耿乃光 .
润滑与密封, 1987, (06)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