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婴儿死亡率的变动趋势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16
作者
明艳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变动趋势; 区域差异; 预期寿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R174 [婴幼儿保健与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100404 ;
摘要
文章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卫生部门统计及WHO、UNDP等组织的系统数据,运用生命表等工具,分析了中国婴儿死亡率的变动趋势、区域差异、死因结构对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贡献等。主要结论:(1)1980年后婴儿死亡率下降的减速不能完全用下降的极限来解释,同时,高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快于低、中收入国家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规律;(2)城乡人口婴儿死亡率之间差距较大且多年来缩小的趋势不明显。我国乡村地区的婴儿外源性死亡比例比城镇高得多,且降低的慢得多。(3)无论城乡,女婴的外源性死因比例下降的程度均比男婴大,说明改善女婴生存环境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4)乡村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对预期寿命提高所作的贡献不够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1992~2003年宁海县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J].
应素花 .
现代实用医学, 2004, (07) :415-417
[2]   香港人口死亡率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J].
王建平 ;
涂肇庆 .
人口研究, 2003, (05) :63-72
[3]   我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死亡登记的完整性评价 [J].
宋新明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 (02) :33-40
[4]   利用留存率估计普查间人口预期寿命的方法 [J].
黄荣清 .
人口研究, 1997, (01) :58-62
[5]   死亡漏报的一种新的估计方法 [J].
李南 ;
孙福滨 ;
不详 .
西北人口 , 1995, (02) :14-21
[6]   中国80年代死亡水平研究 [J].
黄荣清 .
中国人口科学, 1994, (03) :1-11
[7]   80年代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和模式的变动分析──兼论对1990年人口普查死亡水平的调整 [J].
李树茁 .
人口研究, 1994, (02) :37-44
[8]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及部分省区死亡漏报研究 [J].
孙福滨 ;
李树茁 ;
李南 .
中国人口科学, 1993, (02) :20-25
[9]   中国婴儿死亡率变化分析 [J].
翁士贵 ;
王绍贤 .
中国人口科学, 1992, (03) :23-26
[10]   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 [J].
蒋正华 .
中国人口科学, 1990, (02) :37-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