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素养意蕴及其培育路径

被引:23
作者
焦会银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素养; 素养培育;
D O I
10.13527/j.cnki.educ.sci.china.2020.05.010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当代生态危机的频频爆发根源在于民众生态文明素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为生态伦理失范、生态认知疏浅、生态行为失调。生态文明素养是现代文明人的必备素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辅助,也是维系生态平衡的必然保障,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对于个体、国家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明确学校、社区、家庭各主体的生态教育职责,抓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的关键期,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互为补足的多样化生态教育形式,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及西方先进生态教育经验,是培育和提高学生乃至国民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教育哲学.[M].《教育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瓦尔登湖.[M].(美) 梭罗 (Thoreau;H.D.)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3]  
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王学俭; 宫长瑞; 著.人民出版社.2011,
[4]  
寂静的春天.[M].(美) 卡逊;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5]  
教育学.[M].王道俊; 郭文安;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  
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章海荣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  
学会关心.[M].(美) 诺丁斯;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  
我与你.[M].(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三联书店.2002,
[9]  
后现代文化.[M].(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P.Koslowski)著;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0]   生态人: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阐释 [J].
陈红 ;
孙雯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6) :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