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区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酯酶表达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丹
彭海
曹非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及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行脑立体定向术制作大鼠PD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1、2、3周)及左旋多巴干预后纹状体乙酰胆碱及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胆碱酯酶表达的变化。结果患侧纹状体内乙酰胆碱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而多巴胺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下降(P<0.05),胆碱酯酶的表达在1周有一定的上调,但在2周和3周时呈梯度下降(P<0.05),用药1周后乙酰胆碱的含量稍下降,DA含量和AchE的着色深度有所回升。结论PD大鼠乙酰胆碱的含量明显升高,多巴胺的含量有显著下降;胆碱酯酶的表达以降低为主;使用左旋多巴后乙酰胆碱和多巴胺含量有一定恢复,且胆碱酯酶阳性细胞数有一定回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帕金森病血抗氧化系统变化及L-多巴的影响 [J].
雷革胜 ;
苗建亭 ;
李柱一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2, (03) :172-173+176
[2]   脑缺血时乙酰胆碱加强谷氨酸的神经兴奋毒性及受体机制研究 [J].
邢宏义 ;
王才源 ;
关新民 .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9, (04) :322-325
[3]  
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薛启莣编著, 1992
[4]  
Functional Regulation of 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by Phosphorylation[J] . Tomas Dobransky,R. Jane Rylett.Neurochemical Research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