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霓辉花岗片麻岩中磁铁矿的形成

被引:4
作者
任留东 [1 ]
牛宝贵 [1 ]
吴春明 [2 ]
任纪舜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霓辉石; 碱性花岗片麻岩; 磁铁矿; 大别山;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8.04.007
中图分类号
P588.3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大别山含霓辉碱性花岗片麻岩主要表现为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之后的退变质组合,具有特征的浅色体、暗色体两部分,在浅色体中含有磁铁矿自形晶。而且,随着后期变形-变质改造程度的增大,可以形成碱长片麻岩、甚至石榴云母片岩,这种变化同时表现在矿物组合和多种矿物的成分方面:霓辉石趋于消失、斜长石An牌号逐步升高、云母和磷灰石的成分逐渐调整。榴辉岩相花岗片麻岩的退变至少可划分出两个阶段:早期"干"退变形成霓辉石和随后磁铁矿的产出,磁铁矿的形成与相对弱应变体系中特殊的流体成分造成的退变改造有关,随着变形强度的增大和以水为主的流体挥发分的介入,逐步形成普通的云母片岩。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苏鲁造山带大规模岩浆活动的证据:新元古代多成因花岗质片麻岩 [J].
宋明春 ;
韩景敏 ;
宫述林 .
矿物岩石, 2007, (02) :22-32
[2]   大别—苏鲁超高压地体中面理化含榴花岗岩的成因研究 [J].
杨启军 ;
钟增球 .
地球科学, 2004, (02) :169-176
[3]   南苏鲁造山带的超高压变质岩及岩石化学研究 [J].
张泽明 ;
许志琴 ;
刘福来 ;
游振东 ;
孟繁聪 ;
李天福 .
地质学报, 2003, (04) :478-491
[4]   苏鲁地体超高压矿物的三维空间分布 [J].
刘福来 ;
张泽明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2003, (01) :69-84+148
[5]   大别山东段超高压变质带中变质花岗岩的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J].
孙海婷 ;
王汝成 ;
徐士进 ;
方中 ;
徐树桐 ;
吴维平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1) :25-39
[6]   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带中的变质花岗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徐树桐 ;
吴维平 ;
苏文 ;
江来利 ;
刘贻灿 .
岩石学报, 1998, (01) :43-60
[7]  
系统矿物学[M]. 地质出版社 , 王濮等编著, 1984
[8]  
火成岩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南京大学地质系矿物岩石学教研室编, 1980
[9]  
Mineral Inclusions in Zircon from Gneisses in the Ultrahigh‐Pressure Zone of the Dabie Mountains, China[J] . Jingbo Liu,Kai Ye,Shegnori Maruyama,Bolin Cong,Hongrui Fan.The Journal of Geology . 2001 (4)
[10]  
Metamorphic evolution, mineral chemistry and thermobarometry of schists and orthogneisses hosting ultra-high pressure eclogites in the Dabieshan of central China[J] . D.A Carswell,R.N Wilson,M Zhai.LITHO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