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张夏期原型盆地类型与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8
作者
邓昆 [1 ]
张哨楠 [1 ]
周立发 [2 ]
丁晓琪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储层; 原型盆地; 油气勘探; 张夏组; 寒武系;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寒武统张夏组鲕粒灰(云)岩在鄂尔多斯具有一定规模分布,是值得探索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张夏期盆地为隆坳相间格局,南北向展布的中央古隆起雏形起到了分隔鄂尔多斯西缘祁连海和南缘秦岭海的作用,盆地原型为克拉通台地型盆地。张夏组储层鲕粒结构类型复杂,主要成岩作用为白云岩化和埋藏溶蚀作用等;孔隙结构与储层物性分析表明为低孔、低渗储层,局部发育一些较好的储集岩。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因素包括储集条件、储盖组合和构造背景,不利因素为寒武系烃源岩不发育。加强对寒武系的研究和勘探力度,争取油气勘探新突破是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46+452 +4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陕甘宁地区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及演化特征研究[D]. 张进.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2
[2]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 地质出版社 , 冯增昭等著, 1991
[3]   海相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研究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郑伦举 ;
张渠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391-396
[4]   鄂尔多斯地块油区构造演化特征 [J].
郭忠铭 ;
张军 ;
于忠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2) :22-29+120
[5]  
Mesogenetic dissolution; its role in porosity development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Mazzullo SJ,Harris PM.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2
[6]  
Structurally controlledhydrothermal alterati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s:Introduction. Langhorne B Smith Jr,,Graham R Davie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2006
[7]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形势与发展前景 [J].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周焕顺 .
石油学报, 2006, (06) :1-4+13
[8]   华北陆块南部下寒武统海相泥质烃源岩的发现对天然气勘探的意义 [J].
戴金星 ;
刘德良 ;
曹高社 .
地质论评, 2003, (03) :322-329+338
[9]   关于碳酸盐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国建英 ;
刘井旺 ;
于国营 ;
郭树芝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3) :281-286
[10]   我国南方王村上寒武统大型古油藏的首次发现 [J].
金之钧 ;
周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2) :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