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动力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9
作者
谈应权
沈周高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处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产学研合作; 动力因素; 措施;
D O I
10.16849/j.cnki.issn1001-8611.2011.03.013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产学研合作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高校自身的内在需要,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文章针对目前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效率和能力相对较低的这一状况,对支撑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人力资源及其意愿、科技投入、科技创新平台和条件建设、科技成果状况以及科研管理机制与体制建设等科技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高校产学研合作动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并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高校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为各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产学研合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生猪产业为例 [J].
刘进 ;
李冬梅 ;
唐姝 ;
汪雪梅 .
技术经济, 2008, (12) :7-11
[2]   高校产学研合作开发的管理机制探讨 [J].
张燕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6) :160-160
[3]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
陈海燕 ;
张海燕 ;
骆小婷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2) :63-64+67
[4]   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探析 [J].
张永安 ;
张盟 .
科技与管理, 2007, (02) :96-99
[5]   产学研合作的本质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徐浩贻 .
当代教育论坛, 2005, (23) :45-46
[6]   几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理性思考 [J].
林卉 ;
赵长胜 ;
苏艳芳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3) :111-113
[7]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析 [J].
刘缨 ;
胡赤弟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08) :14-16
[8]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J].
郭文兵 ;
魏建平 ;
周英 .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9-11
[9]   大学——企业合作创新选择因素分析 [J].
张昌松 ;
鲁若愚 ;
阎虹 ;
熊先德 .
软科学, 2002, (01) :85-88
[10]  
大学潜在课程与人才成长[M].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扶明福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