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影响研究:机理、空间效应与分群差异

被引:44
作者
程琳琳 [1 ,2 ]
张俊飚 [1 ,2 ]
何可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碳效率;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空间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305 ;
摘要
为探究农业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将农业碳排放纳入到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利用1997—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省域农业碳效率进行考察,并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农业碳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其与农业产业集聚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碳效率稳步增长,但受"梯度"发展模式的影响,农业碳效率具有以东部为高值"极核"区和以西部为低值"外围"区的分布结构特征。同时,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效率的依赖性明显。而对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效率关系初探后,发现二者之间整体上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特征,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碳效率呈现出先得到改善后不断恶化的变化趋势。同时,处于不同集聚度下的群组情况各异,其中农业高集聚度区(中西部农业主产区)的农业碳效率随农业产业集聚度提高表现出"先升后降"的曲线特征,而在农业低集聚度区(东部经济发达区),农业产业集聚提高对农业碳效率的改善作用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3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J].
熊欢欢 ;
邓文涛 .
统计与决策, 2017, (21) :117-121
[2]   中国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田旭 ;
王善高 .
资源科学, 2016, 38 (11) :2106-2116
[3]   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地区差异分解与影响因素 [J].
李博 ;
张文忠 ;
余建辉 .
经济地理, 2016, 36 (09) :150-157
[4]   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产业集聚度与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回归模型检验 [J].
纪玉俊 ;
赵娜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4) :19-27
[5]   中国大豆种植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J].
李二玲 ;
位书华 ;
胥亚男 .
经济经纬, 2016, 33 (03) :37-42
[6]   农业空间布局研究的多维视角及引申 [J].
肖卫东 .
理论学刊, 2015, (08) :49-57
[7]   资本深化、人地比例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个生产函数分析框架 [J].
李谷成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1) :14-30+72
[8]   中国畜牧业地理集聚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J].
王国刚 ;
王明利 ;
杨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12) :2137-2146
[9]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J].
高鸣 ;
陈秋红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11) :101-110
[10]   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J].
肖卫东 .
经济地理, 2014, 34 (09) :12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