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农业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影响研究:机理、空间效应与分群差异
被引:44
作者:
程琳琳
[1
,2
]
张俊飚
[1
,2
]
何可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碳效率;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空间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305 ;
摘要:
为探究农业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将农业碳排放纳入到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利用1997—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省域农业碳效率进行考察,并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农业碳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其与农业产业集聚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碳效率稳步增长,但受"梯度"发展模式的影响,农业碳效率具有以东部为高值"极核"区和以西部为低值"外围"区的分布结构特征。同时,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效率的依赖性明显。而对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效率关系初探后,发现二者之间整体上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特征,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碳效率呈现出先得到改善后不断恶化的变化趋势。同时,处于不同集聚度下的群组情况各异,其中农业高集聚度区(中西部农业主产区)的农业碳效率随农业产业集聚度提高表现出"先升后降"的曲线特征,而在农业低集聚度区(东部经济发达区),农业产业集聚提高对农业碳效率的改善作用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30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