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孔隙度法计算地层剥蚀厚度:原理及实例

被引:18
作者
何将启
周祖翼
江兴歌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上海 
[3]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4] 江苏无锡 
[5] 上海 
关键词
剥蚀厚度; 优化孔隙度法; 长岭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探讨了估算地层剥蚀厚度的一种方法———优化孔隙度法。对其原理作了简单介绍,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最后就该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方法综述 [J].
李伟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3)
[2]  
沉积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刘宝主编, 1980
[3]   沉积盆地沉积-剥蚀过程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盆地波动分析应用之一 [J].
刘国臣,金之钧,李京昌 .
沉积学报, 1995, (03) :23-31
[4]  
沉积学导论[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英)塞利(Selley,R.C.)著, 1985
[5]   关于用镜质体反射率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问题讨论 [J].
何生 ;
王青玲 .
地质论评, 1989, (02) :119-126
[6]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最优化方法 [J].
郝石生 ;
贺志勇 ;
高耀斌 ;
张有成 .
沉积学报, 1988, (04) :93-99
[7]  
压实与流体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真柄钦次著, 1981
[8]   碎屑沉积岩压实过程的数值模拟 [J].
李泰明 ;
王学孔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84, (04) :8-21
[9]  
Influence of texture o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unconsolidated sand. Beard D C,Weyl P K.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73
[10]  
Porosity and packing of Holocene river, dune, and beach sands. Atkins J E,McBride E 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