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主体间性的图书馆价值评价

被引:6
作者
刘亚玲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图书馆评价; 主体间性; 评价主体; 评价客体; 图书馆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50 [图书馆学];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摘要
主体间性图书馆价值评价模式有利于弥合以往图书馆评价模式宏观层次理论研究不足,主客二元对立和多元价值冲突混乱等缺陷,是对以往图书馆评价模式的宏观整合,致力于构建主体间性的和谐图书馆价值评价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1+25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图书馆学术研究中的“论域”问题 [J].
段小虎 .
图书馆论坛, 2013, 33 (06) :26-32
[3]   图书馆评价类型及其要素分析 [J].
齐向华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 (01) :38-42
[4]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解构与重建 [J].
刘亚玲 .
图书馆论坛, 2012, 32 (05) :6-9+56
[5]   图书馆评估概念与模型、发展史及方法研究述评 [J].
张广钦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 29 (03) :5-10
[6]   论图书馆评价的主体 [J].
黄如花 ;
宋琳琳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36 (03) :34-44
[8]   主体间性与客观性 [J].
吴国林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 (06) :4-7+29
[9]  
评价论[M]. 东方出版社 , 冯平著, 1995
[10]  
The Concept of"Library Goodness":User and Library Perception of Quality and Value .2 Line,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