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视野下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的问题分析

被引:3
作者
杨晓东 [1 ,2 ]
王利平 [1 ,3 ]
温习章 [1 ]
机构
[1]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 武汉大学
[3]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保障; 制度缺陷; 制度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120404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拉美陷阱"的分析,提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体现着政府服务社会能力的高低。继而,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就业保障长效机制的缺失、政府公共服务行政职能缺位、职业培训制度忽视针对性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的制度缺陷,并从经济补偿政策、失地农民的就业成本、收入稳定性等方面对当前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我国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J].
孙绪民 ;
周森林 .
理论探讨 , 2007, (05) :90-92
[2]   拉美失地农民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J].
张桂梅 ;
李中东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 (08) :31-33+47
[3]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 [J].
许美翠 ;
朱新华 ;
朱渝铖 .
农村经济, 2007, (06) :84-87
[4]   试论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 [J].
曹习华 .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7, (06) :175-176
[5]   略论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及非农生产技能培训 [J].
王晓君 .
职教论坛, 2007, (11) :32-34
[6]   对湖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J].
苏楠 ;
胡静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 (01) :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