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居民点用地形态——基于重庆市云阳县568户农户调查

被引:67
作者
周婧
杨庆媛
信桂新
冯应斌
戴佩淇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户; 兼业行为; 居民点用地形态; 贫困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对相关的土地利用活动影响深刻。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云阳县568户农户兼业行为与居民点用地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居民点用地整理挖潜提供认识依据。结果表明:(1)云阳县农户兼业现象普遍,依据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差、非农劳动投入比重,将农户划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工兼具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兼业类型;(2)老龄和女性人口少、且平均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兼业水平最高,人口数量多、分工多元化的农户兼业水平居中;(3)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活动的纯农业型与农业主导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较小,约为180m2,土地利用粗放且多样化程度高,其中,纯农业户圈养与堆棚用地比重较高,农业主导型院坝用地比重较高;(4)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大,约为190m2,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到提高,且多样性下降,堆棚用地弱化,住房用地占主导;(5)逐渐退出农业生产的非农主导型与非农业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约为160~130m2,土地集约度较高,多样性下降,居民点中生产性用地比重下降、居住性用地比重上升。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潜必须与农户的兼业需求相适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767 / 177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农户兼业经营下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新思路 [J].
于学花 ;
栾谨崇 .
理论与改革, 2009, (06) :101-103
[2]   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 [J].
叶长盛 ;
刘平辉 ;
朱传民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05) :543-546
[3]   鄂尔多斯特有种四合木分布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J].
甄江红 ;
苏根成 ;
张靖 ;
周瑞平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1031-1039
[4]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与城乡一体化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韩连盛 .
城市问题 , 2009, (05) :59-63
[5]   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效率分析——基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 [J].
梁流涛 ;
曲福田 ;
诸培新 ;
马凯 .
资源科学, 2008, (10) :1525-1532
[6]   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农牧区生计与耕地利用模式 [J].
张丽萍 ;
张镱锂 ;
阎建忠 ;
吴莹莹 .
地理学报, 2008, (04) :377-385
[7]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区发展研究 [J].
李小建 ;
时慧娜 .
人文地理, 2008, (01) :1-6
[8]   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的因素分析 [J].
陈晓红 ;
汪朝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4) :25-31
[9]   基于景观格局的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模型构建 [J].
康相武 ;
马欣 ;
吴绍洪 .
地理研究, 2007, (02) :297-304
[10]   区域兼业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特征及决策模型研究 [J].
钟太洋 ;
黄贤金 ;
马其芳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6)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