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泾县榔桥岩体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被引:24
作者
李双 [1 ,2 ]
杨晓勇 [3 ]
孙卫东 [1 ]
戴圣潜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矿物与成矿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4] 安徽省地质勘察局地质队
关键词
榔桥岩体;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找矿指示意义; 皖南;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4.08.017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安徽泾县榔桥花岗闪长岩体为分布于皖南台褶带北缘壳幔同熔型复式岩体。该岩体主侵入期两个花岗闪长岩样品和侵入后期脉岩一个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5.6±1.8Ma,137.6±2.0Ma,136.4±1.9Ma,显示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榔桥岩体可能由中元古代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同时混染有少量古元古代地壳物质。根据全岩Zr含量计算出榔桥岩体花岗闪长岩"锆石饱和温度"为749~781℃,脉岩花岗斑岩"锆石饱和温度"为722~745℃,指示岩浆在成岩过程中快速冷却;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发生斜长石、钾长石以及副矿物磷灰石、钛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锆石Ce(Ⅳ)/Ce(Ⅲ)比值计算表明榔桥岩体成岩过程中的高氧逸度有利于该区域发生Cu-Au矿化,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使得EuN/EuN*比值降低,为0.2~0.4。榔桥岩体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Ti),以及轻重稀土发生明显的分异,轻稀土相对重稀土明显富集的特征,与岛弧岩浆岩类似;大地构造背景判别表明该岩体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作用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61 / 157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RESOlution激光剥蚀系统在微量元素原位微区分析中的应用 [J].
涂湘林 ;
张红 ;
邓文峰 ;
凌明星 ;
梁华英 ;
刘颖 ;
孙卫东 .
地球化学, 2011, 40 (01) :83-98
[2]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杨进辉 ;
郑永飞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17-1238
[3]   Lu-Hf同位素体系及其岩石学应用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郑永飞 ;
高山 .
岩石学报, 2007, (02) :185-220
[4]   用ICP-MS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的40余种微量元素 [J].
刘颖,刘海臣,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6, (06) :552-558
[5]   皖南两花岗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判别 [J].
赵玉琛 .
安徽地质, 1994, (04) :31-43
[6]  
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 地质出版社 , 常印佛等著, 1991
[7]  
Controls on ore metal ratios in granite-related ore systems: an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J] . Philip A. Candela.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E . 1992 (1-2)
[8]  
The role of magma sources, oxidation states and fraction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granite metallogeny of eastern Australia[J] . Phillip L. Blevin,Bruce W. Chappell.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E . 1992 (1-2)
[9]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密集区形成条件和超大型矿床存在的可能性. 李文达,王文斌,范洪源,等. 火山地质与矿产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