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天山古冰川作用研究
被引:4
作者
:
王志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志超
机构
:
来源
:
新疆地理
|
1979年
/ 01期
关键词
:
天山;
灰岩;
花岗岩;
破城子;
酸性岩;
冰川擦痕;
克孜布拉克;
砂层;
碎屑沉积物;
漂砾;
河流沉积物;
间冰期沉积;
小冰期;
D O I
:
10.13826/j.cnki.cn65-1103/x.1979.01.00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天山为亚洲中部的臣大山系,从苏联进入我国,成纬向横贯新疆中部,长约1700公里。山地高度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的托木尔峰7435.3米。天山为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山体和介于其间的盆地及谷地组成,平均宽度在200公里以上。(图1)。山地东部单一,宽30—70公里,向西变得复杂,可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三例,山地宽度可达400公里。天山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都很发育,冰川遗迹非常丰富,很早以前就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 科学出版社 , 张家诚等编著, 1976
←
1
→
共 1 条
[1]
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 科学出版社 , 张家诚等编著, 197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