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苷及济南假单胞菌制剂联合应用体外抗转移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毛海婷
张玲
王芸
李晓冰
机构
[1]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免疫室!济南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济南假单胞菌制剂; PG细胞; 粘附; 侵袭; 转移; 相加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将淫羊藿苷 (icariin ,ICA )和济南假单胞菌制剂 (pseudomonasjinanensisagent ,PJA)作用于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 ,从肿瘤转移抑制的多个方面和环节探讨两药抗转移作用的机制 ,并观察其联合用药的作用性质。方法 采用粘附实验、运动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组化等多种方法进行了检测 ,并按金正均的Q值法计算联合用药效果。结果 ICA、PJA可明显降低PG细胞对层粘连蛋白基质的粘附率 (P <0 0 5 ,P <0 0 5 ) ,并且这种粘附抑制作用有时间依赖性 ;经ICA 2 0 0mg·L-1、PJA 0 35mg·L-1及ICA 2 0 0mg·L-1+PJA 0 35mg·L-1处理 48h后 ,侵袭细胞数由对照组的 470± 5 8分别降为 2 37± 31(P <0 0 1)、316± 34(P <0 0 5 )、199± 2 3(P <0 0 1) ;运动细胞数由对照组的 5 2 0±5 6 ,分别降为 35 4± 5 5 (P <0 0 5 )、375± 19(P <0 0 5 )、2 5 6± 2 2 (P <0 0 1) ,并同时伴有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 4V6、LN R及胞浆内CK18表达的减少。其中两药联合处理对粘附、运动、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均为单纯相加效果。药物处理 96h后 ,细胞表面HLA ABC抗原表达率由对照组的10 78%分别升高至 37 5 4%、38 88%、5 0 75 % (P <0 0 5 )。结论 ICA、PJA通过对肿瘤转移多个步骤的抑制而发挥抗转移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34 / 5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淫羊藿甙对高转移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J].
毛海婷 ;
张玲 ;
王芸 ;
郭鸣 ;
温培娥 ;
崔树龄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1999, (01) :7-7
[2]   促炎刺激物对淋巴细胞粘附和穿透内皮细胞的影响 [J].
章崇杰 ;
魏大鹏 ;
赵宗蓉 ;
刘杰 ;
张平 .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7, (02) :95-97+107
[3]   假单胞菌腔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0例 [J].
白厚喜,帅训超 .
癌症, 1996, (03) :180-180
[4]   济南假单胞菌苗(PJV)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验证总结 [J].
王金万 ;
孙燕 ;
许佩民 ;
苏嵋 ;
徐嘉璋 ;
石廷章 ;
李丽庆 ;
李维廉 ;
宋恕平 ;
张美珠 ;
姜淑珍 ;
张和平 .
中国新药杂志, 1993, (03) :44-47
[5]   等概率和曲线与“Q50”——估计合并用药效果的一种新方法 [J].
金芷均 ;
张效文 .
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 1981, (01) :15-18+86
[6]  
免疫组织化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刘彦仿 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