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被引:9
作者
张继平
常学礼
蔡明玉
李健英
机构
[1]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沙漠化; 动态变化; 奈曼旗; 科尔沁沙地; 内蒙古;
D O I
10.13866/j.azr.2009.01.008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内蒙古奈曼旗1975,1985,1995年和2005年4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各类型沙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和沙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40.33%,40.14%。近30年来,林地、耕地的增加幅度最大,分别由22827 hm2,207493 hm2增加到121375 hm2,331442 hm2。草地减少幅度最大,由120751 hm2减少到13299 hm2,主要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为:草地转化为耕地,沙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林地。从沙地的空间格局特点来看,沙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以固定沙地的分布为主,在50%以上。从变化趋势来看,沙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沙漠化程度指数由0.24下降到0.19,沙漠化过程正处于全面逆转期。沙漠化的逆转主要表现为沙地向耕地和林地的转化,沙漠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草地和耕地向沙地的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青海土地荒漠化评价及动态监测 [J].
于海洋 ;
张振德 ;
张佩民 .
干旱区研究 , 2007, (02) :153-158
[2]   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以扎鲁特旗为例 [J].
李金霞 ;
殷秀琴 ;
包玉海 .
干旱区研究, 2007, (02) :146-152
[3]   基于生态安全条件的沙区土地结构优化与高效利用——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J].
沈培平 ;
岳耀杰 ;
王静爱 ;
吕红峰 ;
易湘生 .
干旱区研究, 2006, (03) :433-438
[4]   华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成因与土地利用调整对策 [J].
康相武 ;
吴绍洪 ;
尹云鹤 ;
杨勤业 ;
戴尔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45-51
[5]   毛乌素地区沙漠化与土地利用研究 [J].
郝成元 ;
吴绍洪 ;
杨勤业 .
中国沙漠, 2005, (01) :35-41
[6]   科尔沁沙地景观结构特征对沙漠化过程的生态影响 [J].
常学礼 ;
于云江 ;
曹艳英 ;
高玉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59-64
[7]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中部地区荒漠化与土地利用之关系分析 [J].
萨仁娜 ;
阿拉腾图雅 ;
包玉海 ;
银山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S3) :69-72
[8]   基于沙化状况和适宜性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J].
曹军 ;
吴绍洪 ;
杨勤业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5) :281-285
[9]   科尔沁沙地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J].
曹军 ;
吴绍洪 ;
杨勤业 .
中国沙漠, 2004, (05) :32-36
[10]   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J].
王秀红 ;
申元村 ;
张镱锂 ;
张宏业 ;
吕晓芳 ;
李晓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4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