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和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11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黄仁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3]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来源: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运行模式;
协调控制;
功率均分;
不间断供电;
D O I:
10.19421/j.cnki.1006-6357.2016.08.005
中图分类号: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和协调控制方法是保证其高效可靠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详细分析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正常运行和交流侧短路故障情况下的运行模式,给出了不同运行模式下互联装置、储能系统和光伏发电单元的控制框图。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56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交直流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策略[J]. 电力建设, 2016, 37 (05) : 57 - 62董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于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卫泽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蒲天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黄仁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 [2] 未来配电系统形态及发展趋势[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06) : 1289 - 129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孝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尚宇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周莉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3] 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J]. 电力建设, 2015, 36 (01) : 46 - 51黄仁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洪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4] 多源/多负荷直流微电网的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31) : 5553 - 556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振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6] 基于Z型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02) : 79 - 8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庆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交流配电网与直流配电网的经济性比较[J]. 电网技术, 2013, 37 (12) : 3368 - 337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江道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5) : 9 - 19+5宋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赵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刘文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曾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 [9] 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与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8) : 98 - 104江道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新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比较和数字实现[J]. 电工技术学报, 2007, (05) : 111 - 116郭小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