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收益理论:腐败与反腐败的机理

被引:13
作者
李晓明
刘杰
机构
[1] 苏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动机理论; 腐败的成本与收益; 反腐败的成本与收益; 制度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腐败者在进行腐败前大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所可能带来的收益与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比较和衡量,即考虑通过腐败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收益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就是收益与成本的关系。对于每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来说,只有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拥有者才会铤而走险并运用其手中的权力实施腐败行为;反腐败同样存在成本与效益的问题。腐败的成本收益和反腐败的成本收益,两者有所区别同时也相互依存,腐败者的收益往往包含于反腐败所能得到的收益中,而反腐败成本的提高往往为了提高腐败者的成本。因此想有效的控制或遏制腐败,就应当从提升腐败成本和降低腐败收益,甚至从减少反腐败成本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制度性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廉政文化建设当以制度建设为先 [J].
周永坤 .
检察风云, 2005, (12) :95-95
[2]   经济犯罪的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J].
刘保瑞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3, (05) :14-18
[3]   腐败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 [J].
徐向东 ;
石志坤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07) :105-107
[4]   腐败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 [J].
毛寿龙 .
珠江经济, 2000, (07) :40-41
[5]  
中国刑法基本原理.[M].李晓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
[6]  
跨越腐败的陷阱.[M].季正矩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7]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美)加里·S.贝克尔(Gary.S.Becker)著;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