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器交会技术研究

被引:13
作者
朱仁璋 [1 ,2 ]
王鸿芳 [1 ,3 ]
徐宇杰 [2 ]
魏羽良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航天器; 交会对接; 交会敏感器; 交会轨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V526 [对接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 ; 0825 ;
摘要
美国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双子座"与"阿波罗"飞船,航天飞机,以及后航天飞机时代的项目。自主交会技术的发展,首先基于多种制导和导航敏感器的研发,特别是用于最终逼近段的激光敏感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冗余,以及故障检测与隔离的方法,在轨迹安全性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研究美国自主交会方案,包括"双子座","阿波罗",航天飞机,后航天飞机时代计划的项目("猎户座","飞龙","天鹅座","黑天空"飞行器,在轨卫星服务使命),以及飞行验证项目(实验卫星系统-11,"自主交会技术验证飞行器","轨道快车"),研究重点为交会轨迹与交会敏感器以及交会运作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36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ETS-Ⅶ到HTV——日本交会对接/停靠技术研究 [J].
朱仁璋 ;
王鸿芳 ;
徐宇杰 ;
魏羽良 .
航天器工程, 2011, 20 (04) :6-31
[2]   ATV交会飞行控制策略研究 [J].
朱仁璋 ;
王鸿芳 ;
徐宇杰 ;
泉浩芳 .
航天器工程, 2011, 20 (01) :22-44
[3]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朱仁璋, 2007
[4]  
Rendezvous and proximity operations ofthe Space Shuttle. Goodman J.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