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探究——基于1998.1—2010.6月度数据实证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洪成 [1 ]
张霖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本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脉冲响应函数; M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运用实证检验方法,包括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探讨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得出结论:中国货币政策整体上是有效,但是有效性在逐渐降低;从长期来看,中国货币呈现中性特性;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现阶段国家货币目标更加注重物价水平的变化,货币供应量M2与物价水平的相关滞后期在3—6个月。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1996—2009年季度数据的分析 [J].
张雪兰 ;
杨丹 .
财贸经济, 2010, (06) :27-32
[2]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基于1998~2009年月度数据的分析 [J].
闫力 ;
刘克宫 ;
张次兰 .
金融研究, 2009, (12) :59-71
[3]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J].
张海燕 ;
周凤萍 ;
王振吉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4) :361-368
[4]   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析 [J].
杨丽 .
金融研究, 2004, (11) :98-103
[5]   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相关性 [J].
刘金全 ;
谢卫东 .
世界经济, 2003, (06) :48-57
[6]   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1, (07) :1-9
[7]  
Long-Run Neutrality and Superneutrality in an ARIMA Framework: Comment[J] . John F. Boschen,Christopher M. Otrok.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