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保密令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峣 [1 ]
冀宗儒 [2 ]
机构
[1]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商业秘密; 保密令; 利益均衡; 披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侵犯商业秘密往往是发动诉讼的原因,开庭审理却可能成为涉案商业秘密扩大外泄的又一渠道,保密令制度可以有效对此予以防范。该制度旨在保护私人利益,却与公开原则存在矛盾,法庭会作出利益均衡,在私人利益保护优先的前提之下,而倾向于授予保密令,同时在诉讼的披露环节就披露对象与内容划定界限。我国在此方面没有相关理论研究,但是,国外诸多司法实践已经就该制度做出有益尝试,针对案件材料而限制阅读、摘抄或复制的面积与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审理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思考——以上海法院审判实践为视角 [J].
黎淑兰 .
东方法学, 2012, (06) :141-148
[2]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依法加强商业秘密保护[N]. 陈惠珍,叶菊芬,郭杰,徐飞. 人民法院报. 2012 (008)
[3]  
关于涉密证据如何质证的探讨[N]. 廖明. 法制日报. 2009 (012)
[4]  
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M]. 法律出版社 , 孔祥俊, 2009
[5]  
民事证据立法的理论立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汤维建, 2008
[6]  
Spartanics,Ltd.v.Dynetics Engineering Corp .2 54 F.R.D.524 (N.D.Ill. 1972) .
[7]  
Centurion Industries Inc.v.Steurer .2 665 F.2d 323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