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差异研究

被引:20
作者
朱新开
郭文善
朱冬梅
朱波风
封超年
彭永欣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型; 氮素; 聚类分析;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5.03.014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0~2002年以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氮素吸收积累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植株与籽粒含氮率、氮积累量、氮吸收利用效率、氮收获指数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出现频率呈偏态或正态分布。根据经济产量、氮收获指数、籽粒蛋白质含量、氮素产量生产效率、氮吸收效率、氮产量利用效率等因子进行动态聚类,将供试小麦品种分为8类,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小麦在生产中的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麦进化材料氮、磷养分利用效率间的关系 [J].
刘敏娟 ;
李秧秧 ;
张岁岐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2, (03) :34-37
[2]   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氮的吸收、转化利用及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J].
杜金哲 ;
李文雄 ;
胡尚连 ;
刘锦红 .
作物学报, 2001, (02) :253-260
[3]   高产条件下不同品种冬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特性的比较研究 [J].
周顺利 ;
张福锁 ;
王兴仁 ;
米国华 ;
毛达如 .
土壤肥料, 2000, (06) :20-24
[4]   小麦不同品种氮钾效率差异的研究 [J].
贾月慧 ;
黄建国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9, (04) :11-14
[5]   不同基因型小麦氮营养效率的差异 [J].
何文寿 ;
储燕宁 ;
王彦才 ;
杨发 .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7, (04) :29-34
[6]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张国平 ;
张光恒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04) :331-336
[7]   高蛋白和低蛋白小麦品种的氮素吸收和运转分配差异的研究 [J].
田纪春 ;
张忠义 ;
梁作勤 .
作物学报, 1994, (01) :76-83
[8]  
植物营养分子生理学.[M].吴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9]  
植物营养遗传学.[M].严小龙;张福锁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  
植物的无机营养.[M].(美)劳克利(Lauchli;A.)著;(新西兰)比勒斯基(Bieleski;R.L.)著;张礼忠;毛知耘译;.农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