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ensis)系列配合饵料研究综述及今后研究方向

被引:13
作者
徐新章
机构
[1]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系列配合饲料; 氨基酸平衡; 正交设计法; 营养需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3 [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中华绒螯蟹体各营养素的测定结果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其比值之和以及钙磷比例关系(P<0.01)为依据,即用生物化学指标将中华绒螯蟹生长期划分为三个生长阶段:蚤状Z1—大眼幼体;大眼幼体—体重0.1克蟹,体重0.1克以上的蟹三个生长阶段。在研究中采用多因素正交表法并采用0.618优选法确定试验饵料的营养指标值和用C=A/B公式[其中C为试验饵料中某必需氨基酸含量(%);A为试验动物体某必需氨基酸含量(%);B为试验动物对某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吸收率(%)],计算配饵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配饵配比,通过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而确定了各生长阶段配饵营养素的适宜含量。生产试验证明,用微型配饵育苗,其出苗量平均为0.395kg/m3,最高为0.629kg/m3水体,平均出苗率为13.18%,最高为23.47%,投饵系数平均为1.132。大眼幼体到0.1克蟹阶段,养殖成活率为70.97%。投饵系数为1.155-1.63。由0.1克蟹培育成10克/只左右的幼蟹,平均亩产173.61Kg,最高亩产324.68Kg,平均投饵系数为1.61。成蟹养殖平均亩净产91.4Kg(病害影响产量),投饵系数为1.98。随着中华绒螯蟹大面积养殖,目前出现早熟现象,尤其在蟹种阶段表现突出。饵料中动物原料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27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