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34
作者
周菲 [1 ]
余秀兰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家庭背景; 学术性投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基于多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控制了学校特征变量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家庭背景依然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并通过期望价值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产生间接影响。遵循"结构—主体—行动"的理论线索,分析表明,与对个体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相比,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的影响变得更为隐蔽化;主客观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术性投入的影响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主观家庭背景对个体接受高等教育过程的影响更大。尽管结构的影响无所不在,但决定影响大小的关键还在于个体自身如何去认识和转化这种影响,教育的使命之一即在于尽可能地缩小这种结构的差异。这需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缩小高等教育场域中个体的经济差距感受;增强学校有效指导,促进家校联系,弥补劣势群体家庭指导的不足;提高劣势家庭学生的期望价值,激发学生学术性投入的内在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关系的变迁研究(1982-2010年)——基于四川省的实证调查 [J].
王伟宜 .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4) :26-32
[2]  
社会学二十讲[M]. 华夏出版社 , (美)杰弗里·亚利山大(JefferyC.Alexander)著, 2000
[3]  
教育社会学研究[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马和民,高旭平著, 1998
[4]  
实践与反思[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 1998
[5]   The two cultures of undergraduate academic engagement [J].
Brint, Steven ;
Cantwell, Allison M. ;
Hanneman, Robert A. .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08, 49 (05) :383-402
[6]  
Stress and psy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 there evidence of specificity?[J] . Susan D.McMahon,Kathryn E.Grant,Bruce E.Compas,Audrey E.Thurm,SydneyEy.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2002 (1)
[7]  
Self-Efficacy and Parenting Quality: Findings and Future Applications[J] . Priscilla K. Coleman,Katherine H. Karraker.Developmental Review . 1998 (1)
[8]   LOCUS OF CONTROL IN CHILDREN OF DIVORCE [J].
KALTER, N ;
ALPERN, D ;
SPENCE, R ;
PLUNKETT, JW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84, 48 (04) :410-414
[9]  
Beyond the looking-glass self: social structure and efficacy-based self-esteem. Gecas V,Schwalbe M L. Social Psychology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