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质岩中的硅同位素(δ30Si)应用于沉积相分析的新尝试

被引:70
作者
宋天锐
丁悌平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硅质岩; 硅同位素; 沉积相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应用碳(δ13C)、氧(δ18O)和硫(δ34S)同位素研究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对于作为构成沉积岩主要元素之一的硅的同位素研究还很罕见。硅元素有三种主要的稳定同位素,即28Si(92.27%)、29Si(4.68%)和30Si(3.06%)。50年代以来,Renold和Verhoogen(1953)、Allenby(1956)和Tilles(1961)等就开始研究硅同位素;70年代以来,Epstein和Taylor(1970)、Epstein和Yeh(1977)以及Clayton等(1978,1986),还有
引用
收藏
页码:1408 / 14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硅同位素测量方法及其地质应用 [J].
丁悌平 ;
万德芳 ;
李金城 ;
蒋少涌 ;
宋鹤彬 ;
李延河 ;
刘志坚 .
矿床地质, 1988, (04) :90-96
[2]   北京十三陵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一套可能的地震-海啸序列 [J].
宋天锐 .
科学通报, 1988, (08) :609-611
[3]   广东曲江—仁化地区早二叠世“当冲层”的放射虫岩 [J].
宋天锐 ;
王乃文 .
地质科学, 1977, (04) :39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