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

被引:13
作者
周晓虹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英克尔斯; 国民性; 社会心理学; 现代趋势;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2.05.015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现代国民性研究肇始于上世纪30年代,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度成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显学"。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受精神分析影响的心理学家开始围绕"基本人格类型"、"基本人格结构"和"众数人格"等概念,对日本、德国、美国和中国等现代国家的国民性进行了长期持续的研究,并一度成为人类学领域"文化与人格"研究或"心理人类学"学科的主要关注中心。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民性研究开始呈现出从静态到动态、从经验主义到实证主义、从"单峰论"到"多峰论"的转变,尤其开始关注国民性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可能关系。在诸多研究者中,美国学者英克尔斯是一个典型,留下了《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这样的典范之作。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 [J].
周晓虹 .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06) :12-19
[2]   “国民性”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J].
袁洪亮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1) :69-72+83
[3]  
西方民族性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周晓虹,张致刚.江海学刊. 1990 (02)
[4]  
中国人的现代化[M]. 南京出版社 , 叶南客著, 1998
[5]  
现代社会心理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周晓虹著, 1997
[6]  
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英克尔斯(Inkeles, 1992
[7]  
中国民族性[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沙莲香著, 1990
[8]  
人格[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美)巴尔诺(Barnouw, 1989
[9]  
代沟[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美)米 德著, 1988
[10]  
逃避自由[M]. 工人出版社[德]弗罗姆(Fromm,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