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涌泉穴区肌梭的电镜观察
被引:2
作者
:
曹玉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
曹玉纯
吴淑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
吴淑兰
王仲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
王仲涛
李淑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
李淑荣
王亚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
王亚飞
机构
:
[1]
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医学院,
来源
:
针刺研究
|
1984年
/ 01期
关键词
:
核袋纤维;
穴位;
肌原纤维;
肌膜;
梭内肌纤维;
内囊;
肌梭;
涌泉穴;
电镜观察;
D O I
:
10.13702/j.1000-0607.1984.01.008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肌梭是肌肉丰厚处穴位内针感感受器,因而对肌梭的研究颇为广泛。我们也曾对穴位内肌梭的微细结构进行了论述。为进一步探讨针麻原理及配合肌肉移植后其功能恢复的研究,本文又对人涌泉穴区内肌梭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材料和方法材料取自20例病人截除下肢涌泉穴深部的足蚓状肌,稍伸展后系于玻棒上,前固定于预冷的2%多聚甲醛——2.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中24小时(2~4℃),磷酸缓冲液(pH7.2~7.4)浸洗数小时,将蚓状肌切成2~3段,每段用半导体冷冻切片机纵切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