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工程修复的试验研究

被引:20
作者
赖发英 [1 ]
卢年春 [1 ]
牛德奎 [1 ]
郭晓敏 [2 ]
周培聪 [3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艺术学院
[3] 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生态修复; 生态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该文研究了细叶香薷(Moslem chinensis Maxim)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Vent.)对Cu、Zn污染土壤的修复及污染土壤对植物生理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盆栽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增高,植物体内吸收重金属的浓度相应增大。Cu在细叶香薷体内的含量是地上部<地下部,Zn含量却是地上部>地下部;重金属Cu、Zn在构树体内的浓度都是根部>叶部>茎部。细叶香薷的富集系数基本大于1,对Cu的最大富集系数是2.42;构树的富集系数都在0.5以下,但由于其地上部生物量很大,从土壤中移除的重金属量也很可观,而且构树能产生经济价值,建议把构树和细叶香薷组成一个立体的生态工程修复模式,既能修复污染土壤又能恢复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壤微生物环境,产生经济和环境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J].
徐功军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6, (03) :1-8
[2]   江西德兴铜矿铜污染状况调查及植物修复研究 [J].
黄长干 ;
邱业先 .
土壤通报, 2005, (06) :177-178
[3]   石香薷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J].
王放银 .
饲料工业, 2005, (22) :21-24
[4]   Pb(铅)富集植物品种的筛选 [J].
聂俊华 ;
刘秀梅 ;
王庆仁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255-258
[5]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J].
张健 ;
孙根年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52-57
[6]   红壤矿区复垦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稳定性恢复研究Ⅱ.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龙健 ;
黄昌勇 ;
滕应 ;
姚槐应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37-240
[7]   不同铜水平下海洲香薷的生理特性和铜积累研究 [J].
李华 ;
骆永明 ;
宋静 .
土壤, 2002, (04) :225-228
[8]   重金属的植物修复——绿色清洁的污染治理技术 [J].
王校常 ;
施卫明 ;
曹志洪 .
核农学报, 2000, (05) :315-320
[9]   构树的栽培和利用方法 [J].
莫优 .
广西林业, 2000, (02) :24-24
[10]   植物修复技术与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J].
唐世荣 .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02) :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