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模及其绩效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亮
刘朝明
周后红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再融资; 盈亏平衡点; 规模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增发、配股和可转债是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决定再融资绩效主要有募集资金的投向和再融资的规模两个决定性因素。本文在假设募集资金的投向为稳定因素的前提下,认为再融资的绩效取决于再融资的规模,两者之间具有正向的关联关系。对此采用盈亏平衡点模型和规模经济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到达规模经济临界点之前,再融资的数量增长有一个递增的规模经济效应,相反则可能取得一个递减的规模不经济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上市公司配股资金使用效率的统计分析 [J].
李心愉 .
财贸经济, 2004, (03) :13-17
[2]   从有效市场理论看我国的配股规定 [J].
夏立军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1, (S1) :50-53
[3]   增发、配股与可转换债券孰“优”孰“劣” [J].
袁显平 ;
柯大钢 .
财经科学, 2006, (09) :29-36
[4]   中国上市公司配股认购不足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贾明 ;
万迪昉 ;
张喆 .
当代财经, 2006, (09) :48-52
[5]  
管理科学实务教程[M]. 华夏出版社 , (加)唐纳德·沃特斯(DonaldWaters)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