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私的抵牾与和谐——一种中西比较的伦理视角

被引:5
作者
于建东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 私; 公私之辩;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3.02.022
中图分类号
B82-09 [伦理学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私之辨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伦理学的诸多问题都与此相关或由此衍生。耙梳中外伦理思想上的公私之论,能够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谱系中对公私问题理解与措置上的统一和差异,这对于我们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合理地处理公私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道德教育改革 [J].
齐学红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 11 (02) :10-14+26
[2]   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探论 [J].
王泽应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40 (06) :5-10
[3]  
政治学说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萨拜因 (Sabine, 2008
[4]  
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贺来, 2007
[5]  
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 新星出版社 , 陈弱水著, 2006
[6]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研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汪洁著, 2005
[7]  
社会公正论[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吴忠民著, 2004
[8]  
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泽华, 2003
[9]  
理想国[M]. 西苑出版社 , (古希腊)柏拉图著, 2003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