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让“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优越性——邓小平“集中力量办大事”思想不容被解构

被引:4
作者
彭才栋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集中力量办大事; 工业化;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14.05.005
中图分类号
A849.1 [邓小平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03 ; 0305 ;
摘要
对于邓小平所强调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不应当加以经院式的解读,而应当着眼于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背景加以理解。工业化、生产社会化本身包含着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既表现为生产集中化的客观趋势,也表现为以国家和政府干预弥补市场失灵的客观要求。由于幼稚产业面临着率先工业化国家强有力的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技术基础薄弱的制约,资金来源变窄,而工业化所需要资金的门槛不断增高,国家安全形势趋于恶化,后起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严酷,不得不率先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付诸实践,并不断强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学思考 [J].
王俊拴 ;
魏佳 .
社科纵横, 2013, 28 (03) :17-20
[2]   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以科学民主决策为前提 [J].
马龙闪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1, (05) :4-7
[3]   “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是什么优越性 [J].
王占阳 .
领导文萃, 2010, (09) :37-39
[4]   警惕阻碍改革的两大理论误区——“国家经济安全”、“集中力量办大事”之析 [J].
张曙光 .
绿叶, 2009, (05) :108-110
[5]   外部性与重工业优先发展 [J].
姚洋 ;
郑东雅 .
南开经济研究, 2007, (02) :3-19
[6]   生产社会化的二重发展与企业规模的变化 [J].
邱海平 .
教学与研究, 2001, (04) :47-5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12
[8]  
西方经济学[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高鸿业主编, 1996
[9]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10]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毛泽东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