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

被引:29
作者
黄正林
机构
[1]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妇女; 社会地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5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领导下模范的、民主的、进步的农村抗日根据地。为了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 ,边区对妇女工作十分重视 ,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女组织 ,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边区妇女工作的重点在乡村 ,使乡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 ,边区妇女取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经济上 ,妇女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社会生活方面 ,摧残妇女心身健康的缠足陋习彻底废除了 ;妇女的婚姻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文化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 ,妇女组织在各种各样的识字组中 ,接受识字教育的同时 ,接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 ,使她们的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9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试论陕甘宁边区妇女在抗战中的主要贡献 [J].
郝琦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3) :34-38
[2]   陕甘宁边区妇女参加社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 [J].
秦燕 .
人文杂志, 1992, (03) :73-76+93
[3]  
延安市妇女运动志[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延安市妇女运动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1
[4]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宋金涛, 1990
[5]  
华池县志[M]. 甘肃人民出版社 , 本书编写领导小组 编, 1984
[6]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82
[7]  
回忆与研究[下] .2 李维汉. 中共当党史资料出版社 . 1986
[8]  
依据男女平等的原则,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提高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发挥妇女在经济上的积极性,保护女工、产妇、儿童,坚持自愿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2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 .
[9]  
中国妇女 .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