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

被引:21
作者
张劲松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苏州大学“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邻避; 环境群体性事件; 政府治理;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4.05.029
中图分类号
D631.43 [公共秩序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人们对影响生活质量的邻避设施抗拒乃至激烈反对,很容易出现邻避型环境群体事件。社会剧烈转型、冲突条件充分、政府公信不足是产生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时代背景,地方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并非在所有邻避设施上能与公众采取互动与合作,其治理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邻避冲突,政府妥协说明其治理成效并不理想。政府理论创新与民主治理能力不足,都不利于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这就需要在决策和执行时规范政府治理主体,完善政府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果,并要做到理论创新和民主治理能力提升。邻避思维不可免,邻避冲突可避免。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式邻避事件及其防治原则 [J].
胡象明 ;
王锋 .
新视野, 2013, (05) :55-59
[2]   美国处理邻避冲突的做法 [J].
陈佛保 ;
郝前进 .
城市问题, 2013, (06) :81-84
[3]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 [J].
金太军 ;
袁建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102-118+222
[4]  
社会冲突[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美) 普鲁特 (Pruitt, 2013
[5]  
群体冲突的逻辑[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哈丁 (Hardin, 2013
[6]  
公民治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博克斯, 2005
[7]  
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 学林出版社 , 桑玉成著, 2002
[8]  
The Role of Compensation in Siting Hazardous Facilities .2 Kunreuther,Howard,Doug Easterling.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