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摘穗装置的应用现状与展望附视频

被引:22
作者
王优
张强
于路路
机构
[1]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玉米; 玉米收获机械; 摘穗装置;
D O I
10.13427/j.cnki.njyi.2011.01.028
中图分类号
S225.3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康拜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摘穗装置是玉米收获机械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收获机的玉米损失率、玉米籽粒破损率及机具稳定性等问题。为此,分析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4种摘穗装置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玉米摘穗装置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机收玉米破损的危害及预防 [J].
倪长安 ;
李心平 ;
刘师多 ;
师清翔 .
农机化研究, 2009, 31 (08) :221-224
[2]   立辊型玉米收获机摘穗辊辊型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J].
闫洪余 ;
吴文福 ;
韩峰 ;
刘枫 .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 (05) :76-80
[3]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J].
孙进良 ;
刘师多 ;
丁慧玲 .
农机化研究, 2009, (03) :217-219
[4]   玉米摘穗机构的研究与试验 [J].
沈景明 ;
王薇 .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8, (01) :19-20
[5]   立辊式玉米摘穗与茎秆切碎装置的设计 [J].
张道林 ;
孙永进 ;
赵洪光 ;
王效岳 .
农业机械学报, 2005, (07) :50-52+76
[6]   影响板式玉米摘穗机籽粒破碎和损失的因素分析 [J].
范国昌 ;
王惠新 ;
张辉辰 ;
郭恒 ;
刘焕新 ;
郝金魁 .
河北农业科学, 2003, (S1) :10-14
[7]  
低损伤玉米摘穗部件表面仿生技术和不分行喂入机构仿真[D]. 贺俊林.吉林大学. 2007
[8]  
穗、茎兼收型立式摘穗辊玉米收获机的关键部件研究[D]. 刘枫.吉林大学. 2007
[9]  
纵卧辊式玉米收获机收获损失试验研究[D]. 梁晓军.吉林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