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性及疗效的比较

被引:17
作者
曾昊 [1 ,2 ]
黄镪 [1 ,3 ]
武剑 [1 ]
马青峰 [1 ]
彭雅卓 [4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2] 北京丰台医院神经科
[3]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4] 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疗效比较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1家二级甲等医院(北京丰台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21例,以1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同期收治的使用同样药物静脉溶栓6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安全性及疗效指标的差异。主要安全性指标为溶栓后严重不良事件(症状性脑出血和死亡)发生率,主要疗效指标为发病14 d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和出院时的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 (1)主要终点指标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时mRS≤2分的比率分别为71.4%(15例)和58.5%(38例);溶栓后14d BI≥60分的比率分别为61.9%(13例)和64.6%(42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主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1例)和6.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次要指标,如早期再灌注率、血管再通率、溶栓后14 d神经功能改善比率和脑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转诊比率(9.5%,2例)低于对照组(27.7%,18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院外时间延误、院内时间延误和总体时间延误,平均时间分别为(75±33)和(102±50)min、(72±41)和(111±38)min、(147±41)和(212±4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选择的二级医院可相对安全有效地实施急性脑梗死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二级医院的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少患者转诊比率和缩短就诊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全脑CT灌注成像指导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 黄镪,武剑,马青峰,樊春秋,贾建平,卢洁.中华医学杂志. 2013 (43)
[2]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单中心研究 [J].
王斌 ;
王亚冰 ;
李慎茂 ;
朱凤水 ;
吉训明 ;
焦力群 ;
缪中荣 ;
凌锋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 (02)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