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U6050传感器的哺乳期母猪姿态识别方法

被引:24
作者
闫丽 [1 ,2 ]
沈明霞 [1 ]
姚文 [3 ]
陆明洲 [1 ]
刘龙申 [1 ]
肖安磊 [4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3]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关键词
母猪; 哺乳姿态; MPU6050传感器; 姿态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28 [猪]; S818.9 [新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哺乳期母猪姿态是其哺乳意愿的外在表现,母猪哺乳时身体侧卧,拒绝哺乳时身体立卧或倾卧,哺乳期母猪侧卧时间可作为母性行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选用集MPU6050和蓝牙传输模块为一体的行为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母猪哺乳期内(28 d)的行为数据,统计母猪采食时间段的姿态角,计算节点偏转角度,实现偏转行为数据校正;利用Haar小波提取特征系数重构加速度曲线的基本轮廓,结合各姿态的数值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实现母猪立、侧、倾姿态分类,及其侧、倾姿左右方向的识别。以江苏省地方猪小梅山母猪为试验对象,分析母猪的哺乳姿态,试验结果表明:行为数据校正算法可降低节点偏转的影响,小波变换实现了数据归一化,去除了高能运动干扰,姿态分类器识别左、右侧姿的正确率分别为65.8%、90.1%,立姿的正确识别率为75.4%,侧姿总体正确识别率达到83.3%,姿态识别可以有效反映母猪的哺乳意愿。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自转旋翼飞行器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朱清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05
[2]  
基于视频的动物行为智能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陆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11
[3]   Classification of sows' activity types from acceleration patterns using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models [J].
Cornou, Cecile ;
Lundbye-Christensen, Soren .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10, 72 (02) :53-60
[4]   Effects of feed-back from the nest on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and postural changes in primiparous sows during the first 24 h after farrowing onset [J].
Pedersen, LJ ;
Damm, BI ;
Marchant, JN ;
Jensen, KH .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2003, 83 (02) :109-124
[5]   Sow activity level, frequency of standing-to-lying posture changes and anti-crushing behaviour - within sow-repeatability and interactions with nursing behaviour and piglet performance [J].
Valros, A ;
Rundgren, M ;
Spinka, M ;
Saloniemi, H ;
Algers, B .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2003, 83 (01) :29-40
[6]   畜禽养殖个体信息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J].
沈明霞 ;
刘龙申 ;
闫丽 ;
陆明洲 ;
姚文 ;
杨晓静 .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10) :245-251
[7]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母猪产前行为特征采集与分析 [J].
刘龙申 ;
沈明霞 ;
姚文 ;
陆明洲 ;
杨晓静 ;
柏广宇 .
农业机械学报, 2013, 44 (03) :192-196+191
[8]   机器视觉识别单只蛋鸡行为的方法 [J].
劳凤丹 ;
滕光辉 ;
李军 ;
余礼根 ;
李卓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4) :157-163
[9]   基于陀螺仪及加速度计信号融合的姿态角度测量 [J].
冯智勇 ;
曾瀚 ;
张力 ;
赵亦欣 ;
黄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6 (04) :137-141
[1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奶牛行为特征监测系统设计 [J].
尹令 ;
刘财兴 ;
洪添胜 ;
周皓恩 ;
Kae Hsiang Kwong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3) :203-208+388